2020411日,suncitygroup太阳新城2017级俄语系同学在系主任刘玉琴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腾讯会议平台与来自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坦波夫国立大学的俄罗斯员工开展线上研讨:中俄双方同学跨越时间和地域共聚一堂,畅谈中国传统文化。本次线上活动以《高级俄语》课程教学单元内容为中心,切入“讲好中国故事”课程思政教育,以“深化创新、实践育人”理念达成为目标。

研讨会围绕京剧特点及京剧在俄罗斯的接受和中国菜名文化图景两部分展开。主持人郝宇同学首先对参与本次研讨会的中俄双方同学表示欢迎,刘玉琴老师以亲切的介绍作为开场,随后中俄双方同学依次进行自我介绍,研讨会在轻松友好的氛围中拉开帷幕。来自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坦波夫国立大学的俄罗斯同学们从自己的视角出发,表达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分享自己眼中的京剧、中国菜。

中俄师生研讨互动

研讨会上半场主题为京剧特点及京剧在俄罗斯的接受,金子昕、许可、张智媛、张宇星同学分别从评剧、豫剧和昆曲等地方剧种入手,将地方剧和京剧的形式异同与文化联系进行对比。金子昕同学从“莲花落”引出评剧的历史根源;许可同学介绍了《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秦雪梅》等豫剧经典剧目;张智媛同学通过“青春版牡丹亭”道出现代昆曲的改革创新,对如何在新时代发展传承传统戏剧进行思考;张宇星同学对三位同学的分享进行总结,引入“京剧”主题,介绍了京剧历史、传统剧目、传承和创新方式以及域外传播情况。四位同学配合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生动讲解,让俄罗斯朋友领略到中国戏曲丰富的地方性特色、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京剧国粹的魅力所在。

同学们在向俄罗斯朋友介绍中国戏剧

研讨会下半场主题为中国菜名文化图景,徐志颖、胡美琪、郝宇三位同学分别介绍了东坡肉、佛跳墙、宫保鸡丁这三道中华经典美食。徐志颖同员工动再现了东坡肉与东坡先生的历史渊源,道出美食背后的文化内涵;胡美琪同学介绍了“佛跳墙”如何从原先的名称“福寿全”发展而来,全新的名称又有何含义;郝宇同学别出心裁地在分享最后附上宫保鸡丁的制作方法,建议感兴趣的俄罗斯同学在家中尝试。

同学们向俄罗斯朋友揭示中国菜名文化

在自由讨论互动环节,同学们畅所欲言、互相提问,莫师大的索菲娅同学说,她学汉语,热爱中国文化,在与中国友人的接触中亲身感受到中国人真诚、守规则的美好品质。关于京剧她目前仅能从教科书上了解、希望疫情赶快结束,有机会来中国进剧院看京剧——她已经申请了来华东师大学习。谈及京剧传播和接受,她说,俄罗斯人对中国文化、中国元素越来越感兴趣。2019年是俄罗斯国家戏剧年,正逢“庆祝中俄建交70周年”,京剧巡演活动在俄罗斯莫斯科、伏尔加格勒等三个城市先后展开,受到数千名俄罗斯民众的称赞。当时伏尔加格勒一票难求,这得益于伏尔加格勒师大孔子学院在长达2-3年的时间里多次举办京剧讲座、京剧文化周等活动,对中国国粹文化进行了有效的推广。

莫师大季马同学说,他知道京剧脸谱,但对其它中国文化了解暂时还不多,只知道中国菜十分美味,世界闻名。今天研讨活动为他提供了研究中国菜的新视角——中国菜名文化。

为加深对本次研讨会主题的理解,刘玉琴老师进一步向俄罗斯同学们阐释中华美食“佛跳墙”及其原名“福寿全”背后的文化内涵。她补充,“佛跳墙”一名源自诗句“酝启荤香飘十里,佛闻弃禅跳墙来。” 而“福寿全”三字则体现出中华民族对幸福长寿的美好追求、用最全最丰盛的美食招待宾客。

欣赏中国戏剧,同学们体会到的不仅是名伶之唱腔婉转、身姿曼妙,更是探寻一方水土滋养出一方人的民族性格;了解中国美食,品味的不仅是食材的鲜美可口、回味无穷,更是融进菜肴本身传承千年的文化典故与民族精神。同学和老师们的精彩讲解和耐心解答获得了俄罗斯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研讨获得中俄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本次研讨活动有效达成教学过程的涵育功能,充分体现“以员工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同时,作为专业课程内容和形式的延伸,国际员工间的文化研讨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推动国际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得益于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疫情不但没有阻隔同学之间的距离,反而成为了中俄青年彼此交流的契机。在研讨会最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研讨会将是中俄同学互学互鉴的起点,希望未来将继续利用互联网平台的优势,开展更多中俄文化交流活动。



您的位置:
员工返校接待常规方案
发布时间:2018-04-25 浏览次数: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