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下午一点,日语系校庆报告于suncitygroup太阳新城319准时举行。金晶老师和陈凌虹老师分别带来了以《谷崎润一郎——<痴人之爱>的互文性解读》和《中国新潮演剧的形成与日本——往来于中日之间的戏剧人(徐卓呆)》为题的精彩报告。日语系全体老师以及研究生、部分本科同学到场聆听。
金晶老师首先阐述了“互文性”的含义,即每个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转化。谷崎润一郎之所以有“恶魔主义者”之称,因其早期作品追求从嗜虐与受虐中体味痛切的快感,在肉体的残忍中展现女性的美,这部《痴人之爱》也不例外。本次报告金老师从全新的角度梳理了这部作品中深厚的文化渊源与历史背景,研究发现其对夏目漱石《草枕》、有岛武郎《该隐的后裔》的内容进行了引用,也戏拟了瑞典作家斯特林堡的作品《疯人辩护词》。通过金老师的讲解,大家对这位唯美派文学大师营造的荒诞与怪异的文学世界有了全新的认知。
陈凌虹老师以大量史料还原了一位近代电影泰斗鲜活而真实的形象。徐卓呆曾留学日本体操学校,他编排了一系列器具、数字、眼部等体操及游戏,为中国的近现代体育事业做出了贡献,另外他也爱好语言文学,曾活跃于文学创作及翻译领域。但徐卓呆最被人熟知的是他作为电影理论大家、剧作家的身份,早年的留日经历客观上为他登上戏剧舞台做了很好地铺垫,他爱好日本戏剧,看戏的目的也从寻求娱乐到调查戏剧,最终成为中国近代戏剧的引领人。听完陈老师的生动讲解,大家对中日戏剧间的不解之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两位老师报告结束后,听众纷纷提问,两位一一作答,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撰稿: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