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3日下午1时,suncitygroup太阳新城2020年度“学术周”答辩活动如期而至。经过前期细密严谨的评审,本届“学术周”共有13篇论文进入答辩环节,分别来自于4名硕士生与9名博士生。根据论文选题所涉及的不同领域,该13篇论文被分为“语言教育”与“文学文化”两个组别,分别于suncitygroup太阳新城319、333教室进行展示。
本次答辩的教师评委共有9位老师,他们分别是语言教育组的何刚、赵刚、张浩敏老师,以及文学文化组的袁筱一、侯敏跃、金衡山、梁超群老师。九位老师秉承严谨治学的学术精神以及公平公正的态度,认真聆听了各位同学们的展示,对于论文中的问题或不足之处进行了细致点评,并就论文内容和研究重点等方面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答辩期间,点评老师们与员工之间深入交流、不时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这不仅为答辩者拓展了论文思路与完善途径,还为在座的各位听众同学们带来了诸多启示。
答辩正式开始前,主持人对“学术周”活动作了简要介绍。随后,引人入胜的学术答辩活动便正式拉开了帷幕!每位同学有10分钟的展示时间与10分钟的答辩时间,每位同学答辩结束后,评委老师立即对选手的表现进行打分评价(严格遵循导师规避原则)。同时,现场的志愿者同学实时计分并填写获奖证书。过程中,两会场皆秩序井然,浓厚的学术氛围中不乏生趣。
(319答辩现场)
(333答辩现场)
最终,语言教育组共产生了硕士一等奖一名,硕士二等奖一名,博士一等奖两名,博士二等奖两名;文学文化组共产生了二等奖七名。
语言教育组 | ||||
层次 | 姓名 | 专业 | 论文题目 | 奖项 |
硕士 | 王迟迟 |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的隐喻翻译研究 | 二等奖 |
硕士 | 朱雍华 |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新冠疫情下的青年医务工作者身份建构 | 一等奖 |
博士 | 韩玉婷 |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词汇习得中的跨语言异同:中国老员工日语学习的实证研究 | 一等奖 |
博士 | 林洁心 |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英汉语音意识对汉语儿童英汉语读写能力发展的双向预测作用 | 一等奖 |
博士 | 邢丽莉 |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动态评估在二语语用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 二等奖 |
博士 | 朱倩颖 |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试论英语学习型词典对二语写作同伴反馈语言质量的提升作用----以《牛津英语同义词学习词典》为例 | 二等奖 |
文学文化组 | ||||
层次 | 姓名 | 专业 | 定稿题目 | 奖项 |
硕士 | 王笑晗 | 英语语言文学 | 王子灵魂的双身——哈姆雷特与诗哲之争 | 二等奖 |
硕士 | 张雯茜 | 英语语言文学 | 拥抱世界的好莱坞:多元的风景与缺席的美国叙事 | 二等奖 |
博士 | 郭舒昱 | 英语语言文学 | 论《汗水》的怀旧 | 二等奖 |
博士 | 龙冰淳 | 英语语言文学 | 印太战略背景下,中美两边下注的澳大利亚是否能获得双赢? | 二等奖 |
博士 | 田甜 | 英语语言文学 | 新冠疫情时代下澳大利亚对华政策及原因剖析 | 二等奖 |
博士 | 王丽川 | 英语语言文学 | 论《喜福会》中的“异托邦”呈现 | 二等奖 |
博士 | 张成成 | 英语语言文学 | 流动的身份:论盖尔·琼斯《六十盏灯》中的家、旅行与跨文化去/来 | 二等奖 |
(语言教育组 合影)
(文学文化组 合影)
活动最后,评委老师们为获奖同学颁发证书并合影纪念,几位老师毫不吝啬于与同学们分享做学术研究的经验,并表达了对同学们诚挚的鼓励与期盼。“学术周”是suncitygroup太阳新城一年一度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希望今后的广大硕士生、博士生们能够积极参与、密切交流、互通有无,共同推进外语学科学术研究的不断进步!
(撰稿:程晓红 张蒙 郭佳佳 摄影:钱怡婧 张雨峥)